铜蓝蛋白(CER)抗血清:铜蓝蛋白(ceruloplasmin,CER)又称铜氧化酶,是一种含铜的α2糖蛋白,分子量约为12万-16万,不易纯化。为一个单链多肽,每分子含6-7个铜原子,由于含铜而呈蓝色,含糖约10%,末端唾液酸与多肽链连接,具有遗传上的基因多形性。其作用为调节铜在机体各个部位的分布、合成含铜的酶蛋白,有着抗氧化剂的作用,并具有氧化酶活性,对多酚及多胺类底物有催化其氧化的能力。
尿微量白蛋白(mALB)抗血清: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,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“窗口”,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。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,尿中的白蛋白极少,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(20mg/L),所以叫微量白蛋白。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/L-200mg/L范围内,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。
a1胰蛋-白酶(a1-AT)抗血清:α1-抗胰蛋-白酶(α1-Antitrypsin,简称α1-AT),是一种在肝脏合成的丝氨-酸蛋白酶抑制剂,属于丝氨-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成员。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丝氨-酸蛋白酶,包括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(NE)、蛋白酶3(Pr3)和组织蛋白酶G等,从而保护组织和器官免受这些酶的过度破坏。然而,当人体α1-抗胰蛋-白酶时,就会引发一系列疾病
a1酸性蛋白酶(a1-AG)抗血清:A1酸性蛋白酶是一类在酸性环境中具有高效催化蛋白质分解能力的酶。这类酶的最适pH值通常较低,一般在2.5至5.0之间,具体取决于酶的来源和种类。A1酸性蛋白酶可能来源于动物内脏(如胃蛋-白酶)、微生物(如黑曲霉、米曲霉等)或其他生物体。
a2巨球蛋白(a2-M)抗血清:α2-巨球蛋白是血浆中分子量最大的蛋白质,由肝细胞与单核-巨噬细胞系统合成。半衰期约5天,具有酶抑制剂的作用。能调节细胞外蛋白水解,还可刺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发育。测定血液中α2-巨球蛋白对诊断肝、肾疾病等有一定意义。